首页

国产红色妖姬女王个人资料

时间:2025-05-23 19:39:32 作者: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:48978

  中新社林芝4月12日电 题:西藏墨脱春季采茶忙

  中新社记者 赵朗

  受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,4月的墨脱县正处于丰沛的雨季。云雾缭绕,雨从夜里下至次日中午没有停的迹象,背崩村的茶园内,村民们正忙碌采茶。

  墨脱是西藏自治区为数不多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县,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前,一直被称为“高原孤岛”。此时,这里与中国其他产茶地一样,迎来春茶采摘季。墨脱种茶的时间并不长,2012年试种,2013年大规模推广种植。自此,当地人被赋予茶农新身份,茶树成为滋养一方人的财富来源。

  茶园内,村民白玛次登和爱人正在采茶,动作娴熟快速,因长时间在雨中采茶,手指被泡得有些发白。他说:“春茶价格最好,今年茶青收购价格比去年高1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每斤,所以下雨也不耽误村里人采摘。”

  白玛次登家里有12亩茶园,和其他村民一样,2013年开始种茶,“县政府给我们发了茶树,每人2亩的标准量。老婆学过炒茶,都是县政府组织人来教的。现在茶青都是卖给公司,更划算些。”

2024年4月,墨脱县背崩村村民白玛次登(左)和爱人正在采茶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茶园另一处,43岁的索朗旺前和爱人也正冒雨采茶。茶园是他们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。没通公路前,墨脱是户外玩家的徒步胜地,背崩村所在的背崩乡是这条中国知名徒步线路上重要的休息补给点,所以索朗旺前和很多墨脱人一样都当过背夫。

  他说:“通车后的十来年,墨脱发展太快了,以前没见过的没用过的也都见识了,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。赚钱机会也多了,可以去工地打工,也可以种茶。”不过,在索朗旺前看来,还是种茶更稳定些。

  从前,墨脱很多地方还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。2013年,全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通车,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。交通变好,也吸引企业来投资兴业。

  墨脱茶企从只有1家发展到现在6家,规模不断扩大。墨脱十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超介绍,很看好墨脱茶叶的前景,单单西藏本地市场可以消耗掉他们企业产量的一半。目前,他们采用与村合作社、农户合作模式,与当地格林村合作成立茶叶品牌,帮助培养制茶师傅、销售能手。

图为2024年4月墨脱县背崩村村民采的茶青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他坦言,墨脱茶品牌知名度还需要扩大,这需要当地政府、各家茶企以及茶农等共同去努力。

  这些年,墨脱茶叶发展经历过高光,亦遭遇过市场低谷。墨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次仁乔介绍,茶园种植建设推广期内,每亩以4000元对茶农进行补贴,后期3年,向茶农发放每亩2400元的管理补贴,不断鼓励民众种茶的信心。发展中,也出现过茶企收购茶青能力有限,滞销的现象。如今,墨脱县引进茶企、制定推进茶产业发展奖励政策等,产业不断向好发展。

  目前,全县种植1.9万亩茶田,2023年,新建茶叶加工厂7处,新增茶叶加工、包装生产线6条。茶青收购量逐年激增,2023年达50.22万斤。

  次仁乔表示,作为年轻的茶叶产地,墨脱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如扩大品牌效应、改善劳动力短缺、完善管理等,均是当下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三对中央赠港大熊猫正式与公众见面 再掀“熊猫热潮”

在3月25日下午举行的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专题研讨会上,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,房地产健康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。他建议,针对流动人口,可以考虑通过身份证制度改革,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,帮助他们更快融入城市。(记者 郎佳慧)

知情人士:万达引入600亿投资未设立对赌协议

2022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考察。行程中,总书记对身边的动植物充满兴趣,不时驻足观察周边的树木,聆听大自然的声音,还惦念着濒危动物长臂猿的事。

2022年底,《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2-2025年)》出台,为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。2023年初,深圳首次将“低空经济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中心;12月,《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正式出台,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、鼓励技术创新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、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。

吴清:当市场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 该出手就果断出手

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表示,当前江苏老年人口已超过2000万人,99%的老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,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、解决老年人就餐急难愁盼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一项重要举措。江苏民政系统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,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更好地保障“舌尖上”的幸福晚年。

湖南多举措提升外籍来湘人员支付便利

敢想、敢做,一年年,歼-20在飞行员手中更新迭代。长航时后再实施夜间空中加油,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,也是对飞行技能、心理承受能力、编队协作(能力)极限的考验。空军某基地飞行员董珺带队完成歼-20夜间空中加油验证,试验数据为歼-20全时全域作战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